Bientôt
: (adv.) soon; near future
16 May 2013
搬家這件事
應該不到一個半月吧,和著報告、期末考、論文,把影集 Friends 十季看完了。
剛開始看的時候有點難進入狀況,那個衣服髮型簡直是,......,不堪入目。但越看,事情變得越來越有意思。每個人都有令人討厭的特質,但看他們這麼愛彼此真的很難真的討厭任何一個人,少了任何一個人就不對了。
7 May 2013
[舊文] 孩子氣的偽裝
大雨傾盆的上午,讀了一篇許願說想收到手寫信的文字,濕淋淋的空氣中,我想起了離開近一年的C。
原以為C的離開也許不失為啟動疏離的開端,卻沒想到,滿載失落走在街頭的竟是我,C在生命中佔了這麼個重要的地位,而我,非得在C飛離這島,遠在不同時區的空間裡才能如此後知後覺,曾經,在數個難以承受的夜裡,想要提起筆拿起信紙,就如同那段魚雁往返的歲月振筆疾書,卻又想起如此單方面投遞應是得不到相對的回應而失去了興頭,於是,躺在紙袋裡的一落信封,仍得靜靜的繼續隱匿著。
然後,我想起應已壓在眾多雜物下的那個信封,裡面是要給B的溫泉卷,原想附上一紙信箋,敘舊談心,爾後心意改變,想以卡片一張問候數語,最後封緘前,只拿了名片般大小的小卡,署名置入,卻遲遲沒拿去投遞,徹底遺忘,直到某天整理桌面才又發現原來它還在,而又不過數日後,再度被其他雜物壓置難見天日,想來,當初也許不該在小卡上簽下日期,另日投遞時,也許才不會因為忘了拆封重寫小卡而漏餡。
所以,我寫不出那樣一筆一劃刻下的信箋了嗎?
在去年那封或許期待過於滿載,終歸石沉大海的信之後,全身的力氣已被耗盡,一絲不留。而我不知道,需要多久才能回復,或是,得有什麼契機才能再生。
已經無法確定是什麼時候開始,但心底隱隱的猜測,是兒時沉迷於幾本小說才對手寫這事無限著迷,而西方古典戲劇中時常出現的封蠟鏡頭想來亦是有不小的影響,更別說寫信送信拆信讀信的劇情流轉,劇中角色的心情往往就在這幾幕裡千折百轉,或許,這也是我情鍾素色西式長方信封的緣由之一。
而終於,費了一番功夫(從下定決心到付諸實行,還跑了兩三家書店才找到)之後,買了第三本【雲和】,填了那個空──心底的,跟書架上的。只是,沒了那個再次細讀的心情,我不知道,會不會憶起當初贈書跟出借的心意,憶起了多好,至少能確定記得那樣的感覺,而若是拾不起,就代表我真的走過去了,但,我選擇,讓她擱在那個位置。
失控、有些不知所云的寫到這邊,突然想起『光陰的故事』裡的台詞。
許毅源第一次到孫家吃飯,很坦誠的跟孫爸說:「我也想要得到幸福!」
孫爸了解的點頭道:「想得到幸福,首先要懂得付出!」
許毅源輕鬆地綻開真誠的笑容回答:「我願意!」
聽到這樣的回答,孫爸笑容不住連連點頭。
雖然早就知道戲裡最後的結局,這段在戀情剛剛萌芽時的對話還是讓我感動的熱淚盈眶。
也許,笨拙如我,寫信、寫卡片,在我倔強的孩子氣裡,是某種假裝帶著高傲,實際上卻是在輸誠的偽裝。
20 Apr 2013
還沒開始就結束的
其實很痛苦,要改變這樣的習慣。
我不知道要從什麼時候開始算起,是四個月?還是五個月?究竟是我自己一廂情願,還是,真的存在過什麼。
在一剛開始的時候,我也一直阻止自己,總是害怕舊事重演,而且不確定性這麼多,我甚至無法保證我自己也可以一直這樣下去,但一切看起來,似乎都這麼,不一樣。然後,我就,所謂的,暈船了。
有時候,其實也不是有時候,總是在想著,到底是哪裡做錯了,也許是講錯了一句話、一個字,漏接了某個暗示、或跟本看不出是個明示,又或者是,我從來就沒做對任何事。
最令人尷尬的是,三十歲的我表現的跟二十歲一樣。
每個人都比我還相信我的那個“總會有的”,我卻很難再相信。
如果這是老天爺真的要我學的,我大概,一輩子都學不會吧。
如果這是所謂的現世報,也夠多了吧。
18 Apr 2013
又來了一個新的開始
九個月的課程結束了。或者該說,課是上完了,能不能拿到學位倒是還有幾個關卡。
這一個月以來經歷了前所未有的低潮,生平第一次哭點比笑點還低,人生上一次掉這麼多眼淚大概是傳說中動不動就哭的嬰兒時期。
我從來不知道身體裡面原來有這麼多淚水,哭到頭疼眼睛痠痛,是,眼淚不能解決任何事情,但除了眼淚,我真的不知道任何的發洩情緒的方式了,
11 Feb 2013
年
生平第一次,沒有在家過年。
很難說是什麼感覺,看著臉書上朋友的各式狀態或各自的沈默(不表態),我當然想念那種熱騰騰的鍋子端在餐桌上的感覺,但好像又可以抽離在遠處默默地注視就好。
前天的晚餐,說不上是累了還是懶了,卡著一個陌生人在房間裡,我心裡也卡著一個鯁,於是默默的退到後面,滑著手機,平常可能不會點進去的狀態一則一則點開看,很仔細地逐字看過卻沒記下任何事情。
然後想著我的封閉。
Subscribe to:
Comments (Atom)